霜染紅葉,雜樹蕭疏
蟬噤荷殘,夜涼如水
今日9點38分
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
第一個帶“寒”字的節氣——“寒露”
伴隨“寒露”而至的是濃濃的秋意
“寒露”節氣是天氣轉涼的象征
如俗語所說的那樣
“寒露寒露,遍地冷露”
寒露三候
寒露有三候:一候鴻雁來賓;二候雀入大水為蛤;三候菊有黃華
一候鴻雁來賓。
寒露前五日,
鴻雁會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。
此時是鴻雁南遷的最后一批,
古人稱后至者為“賓”。
二候雀入大水為蛤。
深秋天寒,
雀鳥都不見了,
海邊卻出現了很多蛤蜊。
殼上的條紋和顏色像極了雀鳥,
所以古人便以為是雀鳥變成了蛤蜊。
三候菊有黃華。
百花凋謝,
而菊花卻爭相開放。
這特有的景觀,也預示了深秋的來臨。
寒露民俗
吃蟹,飲菊花酒
農歷九月也被稱為“菊月”
賞菊、飲菊成了寒露節令的雅事
陶淵明是菊花酒的忠實“粉絲”。
他有詩曰:“菊花釀酒可延年,兩鬢絲絲繞鶴發”,
認為菊花酒有延年益壽的功效。
此外,寒露也是食蟹的最佳時節。
登高、賞紅葉
寒露時節,各地秋色斑斕、美不勝收。
因與重陽節時間相近,登高賞紅葉便成了“重頭戲”。
杜牧在登高望遠時詩興大發,
寫下名句:“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!
秋釣邊
寒露時節,北方斗蛐蛐,南方則是釣魚好時機。
因為氣溫
下降,
向陽的淺水區域溫度較高,
浮游生物比較豐富,
魚兒喜歡聚集到這樣的地方覓食,
此時釣魚易上鉤,所以有“秋釣邊”之說。
寒露
養生
俗話說,“白露不露身,寒露不露腳”。
隨著氣溫降低,秋褲這個御寒的“標配”逐漸派上用場。
由于氣溫
下降、空氣干燥,
感冒病毒致病力增強,
要堅持鍛煉身體,
適時增添衣物,
不宜再赤膊露體或赤足穿涼鞋,
要格外注意腹部、背部及足部的保暖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在海峽食品安全網未注明來源或標注“海峽食品安全網版權所有”的所有內容,版權均屬海峽食品安全網,未經海峽食品安全網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者以其它方式使用。經海峽食品安全網授權使用內容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海峽食品安全網!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海峽食品安全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二、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它的媒體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海峽食品安全網認同其立場、觀點、結論及其真實性等方面負責。
三、授權轉載海峽食品安全網的內容作為非商業用途使用的,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它相關法規規定,不得侵犯海峽食品安全網相關權利人的權利。
四、海峽食品安全網特別聲明,如有版權、作品內容及其它方面事宜需要聯系的,請在15日內進行。